制怒有道:小小”忍”字大有学问

busuzhike007 处世评论2,979字数 1413阅读4分42秒阅读模式

一时冲动,祸及终生。这类事件,几乎天天都有。见诸报端,已经习以为常了。

许多好人犯罪,都是以愤怒始,以后悔终。然而,悲剧还在重演,覆辙不断重蹈,究竟根源何在呢?我以为,只缺一个字:“忍”!

今天,很多年轻人,不懂得、也没学会这个“忍”字。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,这句话谁都会说,但面对挑衅时,便“火从心头起,怒向胆边生!”一当陷入冲动,便把这个要紧的“忍”字,忘得一干二净。

有人说:“我忍了。但一忍再忍,忍无可忍,只是最终没能忍住。”还是说明你的忍功不到位!这就提醒我们:要做到“忍”,真能“忍”,很难。必须在日常生活中,培养“忍”的习惯,增强“忍”的耐性,努力练成“忍功”。

制怒有道:小小”忍”字大有学问-图片1

老子说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”

究竟是“呈雄刚”,还是“行雌柔”?是“重雄争”,还是“贵雌守”?这是因人因地而别、因时因事而异的事,不可一概而论。而老子却强调的是“知”和“行”的不同,即在知识上,要懂得“争雄”之理;但在行动上,要坚持“守雌”之道。他认为:只有这样,才能像河流一样,畅行天下。

可叹啊,今人多行“雄争”之道,而知其“雌守”之理者,鲜矣!

别人争雄,我守雌;别人外露,我内敛;别人盛气凌人,我则心气平和,别人暴怒、发疯、狂跳,我仍坚持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,不急不躁,和颜悦色讲道理。可是,不少人把这种表现,视之为软弱无能的“中庸之道”。

那么,究竟什么是“中庸之道”呢?

孔子说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,民鲜久矣。”我想,这应该是“中庸之道”的最早出处吧?

按我理解,译成今文,就是:“'中庸’作为品德,达到了最高境界,可是,在民众中,长期以来懂得它的人已经很少了。”

可见,孔子对“中庸之道”的评价极高。

但是直到今天,“中庸之道”仍然常被人们误读。很多人还以为,这是在说:对任何事情都不要鲜明表态,在矛盾中不置可否,总站在中间位置,不反对甲方也不伤及乙方,谁都不得罪,做个老好人。

其实不对!

“中庸之道”的本义,只有四个字:“过犹不及”,即反对走极端的意思!

要不走极端,就必须学会一个“忍”字。

制怒有道:小小”忍”字大有学问-图片2

不要小看“忍”字,这一字之中,大有学问。关于“忍”的内涵,别人讲了很多,我都认同,但是,也要看到,不同的人,忍的内容不同,也有不同忍法。

比如我,一辈子没离开过学校,书生气十足,一当踏进社会,大多数行为表现,都是“蠢”和“笨”。那种“一时冲动,祸及终生”的事,在我身上大概不会发生。但是,我的骨子里是个追求自由的知识分子。我灵魂中的“忍”经,唯有杨绛先生讲得透彻。她把“忍”,叫做“含忍”、“隐忍”。更准确点说,唯有她,把我处世经历中关于这个字的体会,全讲出来了。

当记者向杨绛先生提问:“既然追求自由,你为什么一生中一忍再忍?”

她回答:“我这也忍,那也忍,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,内心的平静。你骂我,我一笑置之。你打我,我绝不还手。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,我会说: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,要为我当杀人犯呢?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?所以含忍,是保护自己的盔甲,抵御侵犯的盾牌。我穿了'隐身衣’,别人看不见我,我却看得见别人,我甘心当'零’,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,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。这样,我就可以追求自由,张扬个性。所以我说,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。含忍是为了自由,要求自由,得要学会含忍。”

因此我想:含忍,隐忍,不是软弱,不是无能,其实是一种顽强,一种坚韧。

古人云:“气是无名火,忍可敌灾星。”

古人又云:“人之七情,唯怒难制。”

而制怒之道,只有一字:“忍”!

学会为人处世的句子 处世

学会为人处世的句子

以下是一些关于学会为人处世的句子: 在生活的舞台上,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,以真诚和善良去待人接物。 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,我逐渐领悟了为人处世的智慧,明白了与人相处的艺术。 与人...
 
busuzhike007
  • 本文由 busuzhike007 发表于 2020年3月9日22:22:3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u1234.com/1659.html
  • 控制情绪正能量的句子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